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,機器視覺技術迅速成熟起來,廣泛用于各個行業。其中包括藥品生產,粉針劑鋁蓋包裝的檢測就是應用此技術。
粉針劑是將藥物與試劑混合后,經消毒干燥形成的粉狀物品。屬于醫藥行業很常見的一種藥品。藥品的生產一項事關藥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環節,合格的藥品要求對生產的每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檢工作。但目前很多藥廠主要還是采用人工方式來進行質檢工作。由于操作者的疲勞度、責任心、經驗等主觀因素以及非人力客觀因素(如生產速度等)的制約,往往還會有少量的漏檢不合格產品出現。這些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會造成藥效不好,甚至危害病人安全等問題。 目前,根據粉針劑藥品生產過程的統計顯示,粉針劑藥瓶上的鋁蓋問題占26.1%、瓶貼質量問題占6.9% 、膠塞質量問題占10.7% ,由于生產線速度每分鐘300瓶,人工檢測不可能滿足高速生產的要求,因此,如何采用機器視覺技術來有效解決生產過程中鋁蓋、瓶貼、膠塞方面的質量問題,是關注的要點。
該檢測系統由光電觸發裝置、科學級相機、背光源裝置、圖像處理與分析裝置和輸出控制裝置組成。 安裝系統。將光電觸發裝置、科學級相機和背光源裝置組成光電傳感系統,安裝于檢測控制柜上方的機械支架上,位于藥品粉針劑藥瓶的垂直上方。其中,光電觸發裝置采用限定反射型光電觸發器,安裝位于粉針劑藥瓶正上方10mm處,光電觸發裝置與圖像傳感裝置通過信號電纜相連。背光源裝置、圖像傳感裝置設置于被檢測藥瓶的包裝檢測區的兩側,背光源裝置、藥瓶、和圖像傳感裝置在一條直線上。背光源裝置位于玻璃藥瓶后側,圖像傳感裝置位于玻璃藥瓶前側,背光源裝置3距離玻璃藥瓶5mm至10mm,圖像傳感裝置2距離玻璃藥瓶100mm至150mm。 圖像采集。當光電觸發器感應到光線時,科學級相機開始工作。采集到被檢測物體的圖像。 圖像處理分析。科學級相機與圖像處理與分析裝置通過屏蔽網線相連,將圖像數據傳遞到圖像處理與分析裝置的內存區域。將圖片進行專業除燥等處理。 剔除不合格。圖像處理與分析裝置與輸出控制裝置通過計算機數據總線相連,發送剔除控制信號。 綜合上述,機器視覺相對人工檢測而言,有檢測速度快、檢測效率高、無用眼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、抗環境干擾能力強、維護方便等優點。在現代化的大生產中,視覺檢測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環節,機器視覺系統可以取代人工視覺,用于檢測、識別的各種場合,特別是高速、大批量、連續自動化生產中的質量檢査、對象辨識和尺寸測量等人工難以完成的工作。